园区整体规划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,总体规划面积达54平方公里,一期控制性规划14平方公里,二期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。
迎着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、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、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新(重庆)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发展等重大机遇,紧扣“增量调结构、存量促转型”的工作思路,瞄准临空航空、现代物流、商务商贸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方向,着力推进“一园一镇一基地”建设,全力推动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。
一园,即航空产业园。布局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,依托自建34万方标准厂房,重点引进智能终端、智能装备、机器人、3D打印、消费电子等产业;布局航空维修制造产业园,对翔宇路以东、空港东路以西片区约2.2平方公里范围积极发展航空装备生产、航空零部件加工、航空耗材生产、航空维修维护、航空技术研发等产业,打造航空制造产业基地;布局木耳航空物流园,对位于渝北区空港保税港区北端、南与绕城高速以及空港保税港区相连,紧邻规划铁路东环线古路站场2.2平方公里范围,大力发展临空物流产业,重点引进航空物流、仓储配送、冷链物流、国际分拨、保税贸易、转口贸易以及对欧商品集散目前,已成功引进东方嘉盛、复星国药、华时电商、天津百肯、中远海运等项目。
一镇,即航空小镇。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及其以北片区、跳蹬河沿岸、空港公园片区范围2.9平方公里,园区将围绕航空教育培训、航空文化展示、航空产业服务、多业态金融及办公、国际航空生态居住社区五大产业,着力打造航空主题突出、配套功能完善、山地特色鲜明的航空小镇。
一基地,即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基地。在建成的工业片区中,规划5.23平方公里区域打造产业转型示范基地。依托长安汽车、长安新能源等整车厂,以新能源、车联网、自主品牌汽车为主攻方向;加快引入电动汽车“三电”系统、车联网、辅助驾驶、无人驾驶系统等项目,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生态圈。